道真縣洛龍鋁土礦ZK52442鉆孔抽水試驗淺析
周茂林 侯江勇 黃海韻
摘要:洛龍鋁土礦位于貴州省道真縣境內,因詳查階段水文地質勘查的要求,布置了ZK52442水文地質鉆孔,并作單孔穩定流抽水試驗[1]。本文主要從抽水試驗的準備,試驗過程及資料的整理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最終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2]。
關鍵詞:抽水試驗;鉆孔;洛龍鋁土礦;道真縣
抽水試驗工作是礦區水文地質勘查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包括試驗前的準備工作,試驗經過以及資料整理三個方面。以下從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ZK52442鉆孔為例對以上三方面具體介紹和分析,最后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提供保障。
1試驗前準備工作
抽水試驗的成功與否,與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關系密切,只有把準備工作做扎實做到位,試驗才能順利的進行,最后試驗才能獲得成功。具體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文地質鉆孔設計必須符合抽水試驗的要求,具體包括終孔口徑大于或等于91mm,抽水試驗段孔徑必須符合水泵泵頭尺寸的要求,保證水泵能自由起落。
(2)水文地質鉆孔終孔后,如鉆孔采用泥漿鉆進,要求先洗孔,沖出孔內泥漿及沉砂,后按相關規范要求測安定水位,要求每小時測一次,3次所測數字相同或4h內水位變化不超過2cm。
(3)制定抽水試驗方案,如試驗涉及多個含水層,宜采用分層抽水的方法,通過分段止水,達到分層抽水的目的。本次試驗涉及的充水含水層為中二疊統棲霞至茅口組(P2m+q),二者為不同的地層單元,但其巖性均為灰巖,含裂隙溶洞水,富水性總體較強,可將其視為一個統一的巖溶含水層,無需采用分層抽水,采用混和抽水的方式即可。
(4)檢查各種用具、記錄冊是否齊備和可用,檢查抽水設備、動力裝置、以及井中和場地上其他設備的質量和安裝情況,安置、構筑和檢查排水設施[3]。
(5)進行試抽,全面檢查抽水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2抽水試驗
試驗準備工作完成后,正式抽水試驗方可進行,本次試驗為單孔穩定流抽水,按規范要求須作三個降深,實際試驗中,因含水層富水性較強,補給水源充足,在滿足水泵最大抽水量前提下,孔內最大降深僅為3.65m,調整為只作兩個降深,另一個降深采用公式計算的方法取得。試驗過程中,觀測內容如下:
(1)校正抽水試驗前后的孔深,其目的是核查抽水段深度、層位及鉆孔是否坍塌、沉淀和淤塞。
(2)動水位及流量觀測,要求兩者同時觀測,觀測時間間距為:1、2、3、5、10、15、30、60min……同一試驗中應采用同一方法和工具。本試驗中,水位測量采用BXS-200型便攜式電測水位計,讀數準確到mm,流量觀測采用三角堰測流法,讀數準確到mm,在流量較大時,盡管三角堰讀數變化不大,但實際流量變化卻較大,其測量精度有待提高,今后,建議采用堰箱或孔板流量計及水表計量法,以減小誤差。
(3)水溫及氣溫的觀測,一般每2—4h觀測一次,讀數應準確到0.5°C,觀測時間與水位觀測相對應,并同時記錄地下水的其他物理性質有無變化。
(4)第一個降深(S3)要求水位穩定時間為8-16小時,完成后變流量做第二個降深(S1),要求S1≈1/3S3。具體方法為利用三通連接,使抽出的一部分水回到孔內,改變出水量,其余步驟與前述一致,水位穩定時間為8小時,完成第二個降深。試驗結束前,取水樣做化學及細菌分析。
(5)試驗結束,按要求觀測恢復水位,時間間隔為1、3、5、10、15、30……直至完全恢復。觀測精度與安定水位觀測相同。抽水試驗過程及恢復水位觀測具體見下表:
3資料整理
3.1現場資料整理
在試驗過程中,需要現場整理觀測數據,并繪制流量(Q)、降深(S)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流量與降深關系曲線及單位涌水量(q)與降深關系曲線,其目的在于掌握試驗運行情況,分析判斷異?,F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為室內資料整理打下基礎。
3.2室內資料整理
室內資料整理包括水文地質綜合柱狀圖,試驗設備安裝示意圖、抽水試驗成果表及水質分析成果表。資料整理具體情況見圖1。
4結論
(1)做好抽水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完成抽水試驗的前提條件和保障。
(2)通過野外抽水試驗及室內資料整理,獲取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向通,侯江勇等.貴州省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實施方案[R].貴州省地礦局117地質大隊,2011.
[2]惠宏偉,孫健等.單孔抽水試驗中水文地質參數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1.
[3]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手冊[M]. 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456.
摘要:洛龍鋁土礦位于貴州省道真縣境內,因詳查階段水文地質勘查的要求,布置了ZK52442水文地質鉆孔,并作單孔穩定流抽水試驗[1]。本文主要從抽水試驗的準備,試驗過程及資料的整理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最終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2]。
關鍵詞:抽水試驗;鉆孔;洛龍鋁土礦;道真縣
抽水試驗工作是礦區水文地質勘查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包括試驗前的準備工作,試驗經過以及資料整理三個方面。以下從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ZK52442鉆孔為例對以上三方面具體介紹和分析,最后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提供保障。
1試驗前準備工作
抽水試驗的成功與否,與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關系密切,只有把準備工作做扎實做到位,試驗才能順利的進行,最后試驗才能獲得成功。具體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文地質鉆孔設計必須符合抽水試驗的要求,具體包括終孔口徑大于或等于91mm,抽水試驗段孔徑必須符合水泵泵頭尺寸的要求,保證水泵能自由起落。
(2)水文地質鉆孔終孔后,如鉆孔采用泥漿鉆進,要求先洗孔,沖出孔內泥漿及沉砂,后按相關規范要求測安定水位,要求每小時測一次,3次所測數字相同或4h內水位變化不超過2cm。
(3)制定抽水試驗方案,如試驗涉及多個含水層,宜采用分層抽水的方法,通過分段止水,達到分層抽水的目的。本次試驗涉及的充水含水層為中二疊統棲霞至茅口組(P2m+q),二者為不同的地層單元,但其巖性均為灰巖,含裂隙溶洞水,富水性總體較強,可將其視為一個統一的巖溶含水層,無需采用分層抽水,采用混和抽水的方式即可。
(4)檢查各種用具、記錄冊是否齊備和可用,檢查抽水設備、動力裝置、以及井中和場地上其他設備的質量和安裝情況,安置、構筑和檢查排水設施[3]。
(5)進行試抽,全面檢查抽水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2抽水試驗
試驗準備工作完成后,正式抽水試驗方可進行,本次試驗為單孔穩定流抽水,按規范要求須作三個降深,實際試驗中,因含水層富水性較強,補給水源充足,在滿足水泵最大抽水量前提下,孔內最大降深僅為3.65m,調整為只作兩個降深,另一個降深采用公式計算的方法取得。試驗過程中,觀測內容如下:
(1)校正抽水試驗前后的孔深,其目的是核查抽水段深度、層位及鉆孔是否坍塌、沉淀和淤塞。
(2)動水位及流量觀測,要求兩者同時觀測,觀測時間間距為:1、2、3、5、10、15、30、60min……同一試驗中應采用同一方法和工具。本試驗中,水位測量采用BXS-200型便攜式電測水位計,讀數準確到mm,流量觀測采用三角堰測流法,讀數準確到mm,在流量較大時,盡管三角堰讀數變化不大,但實際流量變化卻較大,其測量精度有待提高,今后,建議采用堰箱或孔板流量計及水表計量法,以減小誤差。
(3)水溫及氣溫的觀測,一般每2—4h觀測一次,讀數應準確到0.5°C,觀測時間與水位觀測相對應,并同時記錄地下水的其他物理性質有無變化。
(4)第一個降深(S3)要求水位穩定時間為8-16小時,完成后變流量做第二個降深(S1),要求S1≈1/3S3。具體方法為利用三通連接,使抽出的一部分水回到孔內,改變出水量,其余步驟與前述一致,水位穩定時間為8小時,完成第二個降深。試驗結束前,取水樣做化學及細菌分析。
(5)試驗結束,按要求觀測恢復水位,時間間隔為1、3、5、10、15、30……直至完全恢復。觀測精度與安定水位觀測相同。抽水試驗過程及恢復水位觀測具體見下表:
3資料整理
3.1現場資料整理
在試驗過程中,需要現場整理觀測數據,并繪制流量(Q)、降深(S)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流量與降深關系曲線及單位涌水量(q)與降深關系曲線,其目的在于掌握試驗運行情況,分析判斷異?,F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為室內資料整理打下基礎。
3.2室內資料整理
室內資料整理包括水文地質綜合柱狀圖,試驗設備安裝示意圖、抽水試驗成果表及水質分析成果表。資料整理具體情況見圖1。
4結論
(1)做好抽水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完成抽水試驗的前提條件和保障。
(2)通過野外抽水試驗及室內資料整理,獲取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向通,侯江勇等.貴州省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實施方案[R].貴州省地礦局117地質大隊,2011.
[2]惠宏偉,孫健等.單孔抽水試驗中水文地質參數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1.
[3]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手冊[M]. 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456.
摘要:洛龍鋁土礦位于貴州省道真縣境內,因詳查階段水文地質勘查的要求,布置了ZK52442水文地質鉆孔,并作單孔穩定流抽水試驗[1]。本文主要從抽水試驗的準備,試驗過程及資料的整理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最終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2]。
關鍵詞:抽水試驗;鉆孔;洛龍鋁土礦;道真縣
抽水試驗工作是礦區水文地質勘查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包括試驗前的準備工作,試驗經過以及資料整理三個方面。以下從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ZK52442鉆孔為例對以上三方面具體介紹和分析,最后通過試驗求得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提供保障。
1試驗前準備工作
抽水試驗的成功與否,與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關系密切,只有把準備工作做扎實做到位,試驗才能順利的進行,最后試驗才能獲得成功。具體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文地質鉆孔設計必須符合抽水試驗的要求,具體包括終孔口徑大于或等于91mm,抽水試驗段孔徑必須符合水泵泵頭尺寸的要求,保證水泵能自由起落。
(2)水文地質鉆孔終孔后,如鉆孔采用泥漿鉆進,要求先洗孔,沖出孔內泥漿及沉砂,后按相關規范要求測安定水位,要求每小時測一次,3次所測數字相同或4h內水位變化不超過2cm。
(3)制定抽水試驗方案,如試驗涉及多個含水層,宜采用分層抽水的方法,通過分段止水,達到分層抽水的目的。本次試驗涉及的充水含水層為中二疊統棲霞至茅口組(P2m+q),二者為不同的地層單元,但其巖性均為灰巖,含裂隙溶洞水,富水性總體較強,可將其視為一個統一的巖溶含水層,無需采用分層抽水,采用混和抽水的方式即可。
(4)檢查各種用具、記錄冊是否齊備和可用,檢查抽水設備、動力裝置、以及井中和場地上其他設備的質量和安裝情況,安置、構筑和檢查排水設施[3]。
(5)進行試抽,全面檢查抽水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2抽水試驗
試驗準備工作完成后,正式抽水試驗方可進行,本次試驗為單孔穩定流抽水,按規范要求須作三個降深,實際試驗中,因含水層富水性較強,補給水源充足,在滿足水泵最大抽水量前提下,孔內最大降深僅為3.65m,調整為只作兩個降深,另一個降深采用公式計算的方法取得。試驗過程中,觀測內容如下:
(1)校正抽水試驗前后的孔深,其目的是核查抽水段深度、層位及鉆孔是否坍塌、沉淀和淤塞。
(2)動水位及流量觀測,要求兩者同時觀測,觀測時間間距為:1、2、3、5、10、15、30、60min……同一試驗中應采用同一方法和工具。本試驗中,水位測量采用BXS-200型便攜式電測水位計,讀數準確到mm,流量觀測采用三角堰測流法,讀數準確到mm,在流量較大時,盡管三角堰讀數變化不大,但實際流量變化卻較大,其測量精度有待提高,今后,建議采用堰箱或孔板流量計及水表計量法,以減小誤差。
(3)水溫及氣溫的觀測,一般每2—4h觀測一次,讀數應準確到0.5°C,觀測時間與水位觀測相對應,并同時記錄地下水的其他物理性質有無變化。
(4)第一個降深(S3)要求水位穩定時間為8-16小時,完成后變流量做第二個降深(S1),要求S1≈1/3S3。具體方法為利用三通連接,使抽出的一部分水回到孔內,改變出水量,其余步驟與前述一致,水位穩定時間為8小時,完成第二個降深。試驗結束前,取水樣做化學及細菌分析。
(5)試驗結束,按要求觀測恢復水位,時間間隔為1、3、5、10、15、30……直至完全恢復。觀測精度與安定水位觀測相同。抽水試驗過程及恢復水位觀測具體見下表:
3資料整理
3.1現場資料整理
在試驗過程中,需要現場整理觀測數據,并繪制流量(Q)、降深(S)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流量與降深關系曲線及單位涌水量(q)與降深關系曲線,其目的在于掌握試驗運行情況,分析判斷異?,F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為室內資料整理打下基礎。
3.2室內資料整理
室內資料整理包括水文地質綜合柱狀圖,試驗設備安裝示意圖、抽水試驗成果表及水質分析成果表。資料整理具體情況見圖1。
4結論
(1)做好抽水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完成抽水試驗的前提條件和保障。
(2)通過野外抽水試驗及室內資料整理,獲取水文地質參數,為查明礦區主要充水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向通,侯江勇等.貴州省道真縣洛龍鋁土礦詳查實施方案[R].貴州省地礦局117地質大隊,2011.
[2]惠宏偉,孫健等.單孔抽水試驗中水文地質參數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1.
[3]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手冊[M]. 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