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英“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青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于2001年10月11日至14日在長沙舉行。出席這次會議的代表來自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共一百一十多人,提交會議75篇論文,就以下問題進行了討論。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 吳寶曉認為清末新政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對于西太后及一些清廷中樞大臣來
李清凌在西部開發的大潮中,如何看待歷史上的開發成就?具體地講,漢唐盛世西部經濟是否曾居全國領先的地位?《光明日報》2000年8月11日頭版題為《歷史的警示》一文,針對“西部經濟在漢唐盛世初不稍遜于東部”的觀點說,“歷史時期中國西部除關中平原和川西平原這兩小塊區域稍顯富庶之外,
陳學峰孔祥熙(1880—1967年),字庸之,1907年獲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后辦學及經商,由于經營有術,在家鄉山西太谷擁有一定資產。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國民革命,做了一些有助于推翻封建統治、建立民國的工作。大革命時期,支持北伐戰爭,后投靠蔣介石集團,并促成蔣(介石)宋(美
王連恩要全面認識西方近代的國家,就必須深刻了解中世紀的政治社會狀況,同樣,要系統認識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也就必須準確地理解中世紀的政治思想,這已是西方政治哲學界和歷史學界的共識。然而,在過去的年代里,我國學界對此一直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適當的“補課”也就顯得非常必要
呂天佑在永樂遷都北京以后的二百多年時間里,明王朝的政治、軍事重地一直在北方。為維持北京作為首善之地糧米什物的供給,從江南向北京運糧遂成為維系明王朝命脈的根本性經濟問題。幾經權衡籌措后,開通運河運送漕糧成為最佳選擇。但漕運所資之運河在航道上卻要借黃通漕,這就使治河受
吳金平中國人最早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紀50年代。那時,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弗雷塞地區發現金礦,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渴望發財致富的的人們前來淘金,希望能從此改變自己貧窮的經濟狀況。中國人也不例外,已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淘金的中國人自不必說,遠在中國本土的人民也躍躍欲試,紛紛
○邵雍日前讀到鄭曦原編的《帝國的回憶:晚清觀察記》(三聯書店2001年版),發現其中有孫中山關于海外借款的三封信函的全譯文本。經與《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相對照,其中的第二封信的下半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而第一封、第二封的上半部分的語意基本相同,但在文體上有
○馮培蘭2001年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全國卷)第41題,是一道體現綜合科目考試要求的試題。該題是這樣設計的: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區之一。以下各國反映了殖民地的歷史變化過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三幅地圖是:圖10,17—18世紀非洲形勢圖;圖11,20世紀初非洲形勢圖;圖12,
○殷俊一、試卷呈現的特點1蓖懷鱟ㄌ廡?。受S碇械冖窬9個專題,第Ⅱ卷6個專題,共15個專題。命題更“注重對事物的整體結構、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以及對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分析和理解”。對于一個個專題來說,內涵更豐富,更深刻。從這些專題的內部構成看:第Ⅰ卷中除第一個專題里只有兩小題外,其他
○趙利劍1992年6月15日,中國外長錢其琛在奧克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發表講演時提到:“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影響較為深遠的則是蘇聯的解體。以美蘇對抗為標志的兩極結構隨之終結,國際上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各種力量開始了新的分化和組合,世界進入向多極化發展的轉折時期?!边@是